一人一间,这种所谓男女平等的离婚住房分割方法,从形式上看似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实际上是忽视了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常常使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河北省两家较大的律师事务所曾处理过的80件离婚案例中,女性的财产权利并未能得到充分重视。 一套普通的两室一厅却
一人一间,这种所谓男女平等的离婚住房分割方法,从形式上看似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实际上是忽视了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常常使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河北省两家较大的律师事务所曾处理过的80件离婚案例中,女性的财产权利并未能得到充分重视。 一套普通的两室一厅却要进行特殊的“装修”——两个房间用轻质材料的间墙分隔开了。
这是广州市白云区法院近日做出的“两全其美”的离婚住房分割判决:一分为二。阳台、小房间和东面的房屋归男方使用;大房间、西面的房屋归女方使用,大门入口处两人共同使用,并开两门供双方出入。
类似的判决在一些离婚案件的住房分割中并不鲜见,但是这种做法究竟是否妥当,即使在许多法律界人士的眼中也是对此持有异议的。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石新律师事务所李秀华律师说:“这种所谓男女平等的分割方法,从形式上看似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实际上是忽视了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常常使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尴尬的“同居”
一些解除了婚姻关系的夫妻,由于居无另所,不得不按照法院的“公平”判决尴尬地住在同一屋檐下。结果不久之后,就会磕磕碰碰、战火又起。
在近期出版的报刊《民主与法制》上,记者读到了这样一则消息——
上海浦东一对感情已彻底决裂了的“同居”夫妻,形同陌路般地生活在一间一居室内已经超过了两年,并且至今仍在维持这种“尴尬”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种怎样的折磨呢?与前夫同守一室的胡女士说,她不仅要忍受左邻右舍的不解,而且还要忍受精神上的煎熬。“我简直都快要发疯了,然而我却无力另找住房,也没有理由‘赶’走前夫,因为法律没有赋予我这样的权利。”她无法预知,这一现状还将维持多久?
胡女士如此描述她的尴尬境地:由于房间小,只能放一张床和一张钢丝床。“一般情况下,儿子睡床上,我睡折叠式的钢丝床。他如果回来,则和儿子睡在一起。有一次,我和儿子睡在床上,他却半夜三更的时候回来了,硬要睡到床上来。无奈之下,我只得搬着竹躺椅,睡到了厨房间。”
法院的一纸离婚判决书,解除了感情破裂的夫妻痛苦的婚姻,赋予了他们重新开始新生活的权利。然而,这张体现“公平”的判决书却让像胡女士一样的离异“夫妻”无所适从。李秀华律师调查了河北省两家较大的律师事务所曾处理过的80件离婚卷宗,通过分析发现,在离婚过程中,女性的财产权利并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男方从法律上获得房屋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比例高出女性6.82%,离异双方对于住房分割判决有争议的高达73.75%。
有家不敢回
看似公平的住房分割判决,却使一些离婚女性根本不敢和前夫共同“享受”属于自己的房子。李秀华律师向记者讲述了近日她无偿代理的一起上诉案件。
今年35岁的裴兰(化名)在1995年4月同本单位的刘某结婚后,与婆婆住在一起。虽然生活水平一般,但婆婆对她关怀备至,一家人相处得倒也融洽。只是婆婆和丈夫时时流露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让她感到隐隐不快。
维持了一年的平静生活,伴随着女儿的出生消失了。自从1996年8月女儿呱呱坠地后,婆婆一改往日的笑脸,言谈话语间时常夹杂着难听的字眼,后来借口住房拥挤让他们搬离。
正在裴兰痛苦不堪的时候,单位分给他们一套两室一厅的楼房。本以为可以远离婆家的冷言冷语,好好享受三口之家的安逸生活,丈夫刘某的态度却令她寒心。刘某不仅从没有给过女儿一个微笑,而且只要看见同事、朋友家生了男孩,便回家指桑骂槐、无理取闹。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裴兰带着女儿住到了姐姐家。
分居的2年间,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丈夫刘某从不过问裴兰母女俩的冷暖,更没有给过她们一分钱。
1999年12月,裴兰决心结束这段痛苦的婚姻,于是向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与刘某离婚。
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婚姻基础一般,婚后未建立起真挚的夫妻感情,双方均同意离婚,法院予以支持。婚生女儿年龄尚小,随裴兰生活为宜,刘某每月负担孩子抚养费230元。家庭财产依法分割。住房由于系共同的单位所分,所以判决刘某居住一小间,裴兰带着女儿居住一大间,其他设施共同使用。
法院做出的平均分割住房的判决,给刚刚走出痛苦婚姻的裴兰增添了新的烦恼。
“我再不敢向他(前夫)提起那里有一个房间是属于我的。”离婚后,裴兰没有在法院判给她的房间里的床上睡上过一次。有一天,她回去收拾自己的衣服,发现大门的锁换了,于是她找到家委会进行调解。经过家委会干部和街道办事处司法人员做工作,前夫刘某只好交出了一把钥匙。可是,当裴兰用那把钥匙开门时,发现根本打不开锁。裴兰只好二进家委会的大门,可是前夫及其母亲却耍起了无赖,“当时我吓得直哆嗦。第二天,他们又到我所住的姐姐家大闹了一场。”
有家不能回的裴兰不得不以前夫强占住房为由再上法庭,要求重新分割房屋。
作为裴兰的代理律师,李秀华反对一审法院在判决离婚案件时采用的平均分配的原则,“一审判决将原住房一分为二,离婚双方各住一间,并未真正在财产上体现出维护妇女的权益,反而成了男方殴打女方、男方家属辱骂女方的机会。”她认为,尽管这套住房是两人婚后共同购买的新房,但是离婚后不宜双方共同居住。根据她的建议,法院依据《婚姻法》31条之规定及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意见》之规定“对不宜分割使用的夫妻共有的房屋,根据双方住房情况和照顾抚养子女方或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将这套两室一厅的住房给裴兰母女居住,而裴兰给予黄某一定的经济补偿。
伤害仍在继续
离婚判决时,将住房平分给有暴力冲突的男女,这样的判决无异于一纸空文。女方不仅会继续受到男方的精神和身体的侵害,甚至会遭受到比离婚前更加疯狂的报复。
当赵琳(化名)走进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时,她与暴戾专横的张东已解除了婚姻关系,并且她和女儿依法得到了两居室中的大间。然而,离婚的判决并没有给这对母女送去阳光。前夫张东虽然不再对母女俩非打即骂,但是他竟在自己的房间里干起了拉皮条的不法之事。家中经常有三教九流的陌生男子来来往往,那些来历不明的卖淫女常常在赵琳母女面前举止轻浮、下流;有一次,张东竟向14岁的女儿夸耀卖淫一夜能挣到多少钱。为了减少与张东的接触,赵琳每天趁前夫回家之前,就让女儿匆匆吃饭和洗漱。母女俩晚上连厕所也不敢去。尽管如此,女儿依然天天处于惊恐之中,经常头疼、睡觉惊梦,学习成绩下降。